浅谈水浒传中大刀关胜的人物性格特点
关胜性格:受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影响,有胆识,晓兵法,重义气,在他身上有着从古至今贤臣对君主的忠诚之心,对招安采取接受的态度。而且比较自负,毕竟他死于酒驾嘛。
关胜,河东解良人(今山西运城),在梁山上排名第五,精通武艺,熟读兵书,有万夫不当之勇。一柄青龙偃月刀,跨下赤兔马,宛若关二爷在世。如这般英武的人在蒲东做巡检(这个蒲东与上海没有关系,在晋中一带),巡检这个官,是个军职,和现在的武警差不多,受当地七品县令管,最多是个九品,实在是个太小的官。
要说关胜就不得不提他的一个好哥们儿—宣赞,宣赞在蔡京的太师府做保卫科科长,也是下级官员,官虽不大,却能和权倾朝野的太师蔡京接触。自从宋太祖赵匡胤开国以来,重文轻武,朝政向来由文官集团把持,到宋徽宗时期,武官不受待见已经好多年了,到了开弓见仗的时候,有权有势有能力的文官一个也派不上用场。当时,梁山攻打大名府,战事吃紧,朝中却无人可用。蔡京正着急上火的时候,宣赞把关胜推荐给了蔡京。宣赞称关胜有“安邦定国之策,降兵斩将之才。”关胜和关羽都是河东解良人,宣赞称关胜是关羽的后人,是根红苗正的红N代。要说关胜马上步下的功夫,使着一柄和关二爷一样的青龙偃月刀,确实有两下子,熟读兵书,确实能带兵打仗,但是红N代这一点宣赞确实吹牛了,大家都知道,《三国志》清楚的记载,关羽有两个儿子,关平和关兴,关平被孙权杀了,没有后人,关兴有个儿子关统,而关统无后。蔡京正愁没人带兵打仗呢,听说还有这样一个人才,不但有才能,还是关二爷的后人,让宣赞去请。宣赞找到关胜讲明来由,这对于一个下级军官来说,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关胜忙收拾行李,扛着自己的大刀随宣赞到了京城太师府。蔡京一见到关胜,吃了一惊,这关胜:“堂堂八尺五六身躯,细细三柳髭髯,两眉入鬓,凤眼朝天,面如重枣,唇若涂朱。”整个一个红脸关公。蔡京很是赏识关胜,询问应敌之策,关胜说:“直取梁山”。
过去打仗,都是将领一对一单挑。关胜果然功夫了得,一个人单挑林冲和秦明。上梁山之前,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武功不必说,秦明是军官世家,一柄狼牙棒使得虎虎生威,曾做过指挥统制,官职比关胜大的多,这哥俩双战关胜,打了十几个回合,一时也没占什么便宜,宋江鸣金收兵。关胜还纳闷,明明快输给他们了,鸣金收兵是什么意思?其实宋江是怕林冲秦明,把关胜给杀了,他想收服关胜,宋江已经收了几个的宋朝降将,像刚提到的秦明,还有呼延灼,就连林冲虽不是降将,上梁山前也是体制内的人,梁山上体制内的人越多对宋江的招安计划越有利。再一个,谁没有三个亲的,两个好的,一旦杀了关胜,将来招安后,在朝堂上就会多几个仇人,宋江及时收兵,百利无害。几日后,宋江派呼延灼诈降,关胜中计被俘。宋江见了关胜,亲解绑绳,扶坐正中,纳头便拜,说道:“冒犯虎威,望乞恕罪。”做为一名武官,上阵御敌,眼都不眨一下,但是眼前这情景,让关胜哑口无言,手足无措。
关胜已没脸回京城了,也没法回了,谁知道你是不是投降回来做卧底的。如果宁死不降也简单,这梁山上杀人不眨眼的魔王有的是。关胜做出了最终的选择,留在梁山。蔡京破格提拔关胜,目的是攻打梁山,以解大名府之围。没想到第二次打大名府的先锋官正是关胜,蔡京见到这情形,简直气得七窍生烟。
梁山的部队招安,关胜作为梁山的第五名好汉,兜兜转转又回到了体制内。江南平定后,关胜回京受封,被授为武节将军、大名府正兵马总管。他从一个小小的九品巡检,做到兵马总管,算是人生赢家,要不是被派去打梁山反政府武装,他这一辈子估计会在蒲东做个小巡检,哪会有今天这样的光景。一次多喝了几杯,失足落马,不治身亡。想当年,关羽温酒斩华雄,看今朝,关胜醉酒跌落马,关胜不是关羽嫡孙后人无疑。
评论
其他问答 (0条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