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里黄文炳做过什么坏事?
今天突然想起一个小人物,黄文炳。这个小人物小到什么程度,《水浒传》三十九回出场,四十一回惨死,被灭门,享年三回,在这三回的篇幅里,宋江是主角,第一配角是九江知府蔡德章(也叫蔡九,我想到哪个名字写哪个名字),第二配角是神行太保戴宗,然后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位黄文炳同志,和梁山诸英雄好汉并列小配角。妥妥儿的小人物。
黄文炳出场在《水浒》第三十九回“浔阳楼宋江吟反诗 梁山泊戴宗传假信”,先来介绍一下前情提要。
基层公务员宋江和反动政权梁山私通,被人抓了之后充军发配,发配半途被梁山道友救下,送去了江州投奔神行太保戴宗,戴宗当时的职务约等于现在的市公安局长。宋江到了江州之后认识了一堆朋友,比如张横张顺、童威童猛、李俊李逵、穆弘穆春、薛永戴宗。这帮人共同的特点是都从事黑社会这份有前途的职业。宋江快速地融入黑社会这份职业之后天天美滋滋,经常约这个喝酒那个吃串,突然有一天可能吃串吃大发了病了一个星期,病好之后又想喝酒吃串,可惜那时候手机尚未普及,找不着人,只好自己在浔阳楼点了一桌子酒菜,闷闷不乐地吃喝一通,愈发闷闷不乐,一下子才气上涌,拿过纸和笔在墙上就题诗一首。这个在古代很正常,就跟现在出去旅游开趴要发朋友圈装逼一样,宋江准备题诗那面墙别人已经发了满墙的朋友圈了。要是逼装得好,这个朋友圈就会被供在那里一百几十万人来转载点赞,比如岳阳楼记、滕王阁序这些,就是发了一篇朋友圈就发成了历史大V的正面典型。可是宋江不行啊,宋江是一个基层公务员,总的来说,基层公务员是非常爱发牢骚的群体,发牢骚的点集中在老子这么屌干得这么累,为毛升不上去。然后我们的基层公务员宋江同志就发了个朋友圈“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写完再喝了几杯,感觉逼装得不够大,再发了一个朋友圈“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然后落款郓城宋江作,摔笔、结账、走人。
我来翻译一下这两个朋友圈。第一个的意思是,我这么厉害你居然把我判刑发配了?我要报复社会!第二个就简单多了:憋屈,老子要造反!
所以说一个人喝闷酒可以,但是不要喝大发了发朋友圈装逼,酒醒了回头再看,基本上都是恨不得拿枪穿越回去把自己就地枪决。
好了,这时候黄文炳登场了。
原文中对黄文炳的描述是这样的。“且说这江州对岸,另有个城子,唤做无为军,却是个野去处。城中有个在闲通判,姓黄,双名文炳。这人虽读经书,却是阿谀谄佞之徒,心地匾窄,只要嫉贤妒能,胜如己者害之,不如己者弄之,专在乡里害人。闻知这蔡九知府是当朝蔡太师儿子,每每来浸润他,时常过江来谒访知府,指望他引荐出职,再欲做官。也是宋江命运合当受苦,撞了这个对头”。
从黄文炳出场到死,也没用具体描写他干了什么坏事,但是上来就给他树了这么一个人设——黄文炳,在无为军当一个在闲通判,是个坏人。顺带解释一下,这个无为军是一个行政区划,大概相当于现在的无为县的意思,并不是说他是军人。这个人设里面还给他安了一堆心胸狭窄、嫉贤妒能、爱好钻营的帽子,为下一步黄文炳做坏事埋下了伏笔。
水浒中黄文炳做的第一件坏事,是举报了宋江。
宋江发朋友圈装完逼之后就走了,黄文炳当天想去找蔡九经营一下关系,结果去到之后发现蔡知府摆宴,不好进去,就瞎转悠,也转到浔阳楼来了,上了二楼凭栏望景,突然发现边上有一墙的朋友圈,便兴致勃勃地刷了起来,正在咂摸这个不错那个太俗这些太露骨的时候突然发现了宋江的朋友圈,吓了一跳,赶紧抄了下来去跟蔡九报告,蔡九看了也吓一跳,就叫人把宋江抓来了。
黄文炳做的第二件坏事,是识破了宋江。
知府叫抓人这事,肯定得公安局去,所以命令就落在戴宗这边了。戴局长想想不是办法,就先找宋江跑风漏气,放现在就是扫黑除恶一锅端了,教宋江把屎尿抹在身上装疯,公安局刑警队的去到宋江住处一看哟这疯得不行,也不敢下手去抓,只好回来说疯了,抓不了,本来蔡九就打算懒得理一个疯子了,黄文炳支招说看浔阳楼上写诗的行文笔迹不像疯子,先抓过来再说。蔡九想了想觉得有道理,叫了戴宗去把宋江扛了过来。宋江过来之后披着一身屎尿大喝“我跟玉皇大帝闺女上过床!跟阎罗王拜过把子!手下率领十万天兵!兵印八百多斤就栓在我腰带上!”蔡九想了一下,觉得兵印八百多斤栓腰带上裤子肯定掉了啊,一看宋江裤子也没掉,就觉得这特么是真疯得不行了,赶紧送精神病院吧,黄文炳又制止了,叫了管发配军营的军士过来问,军士说来的时候没疯,是今天才疯的。宋江这下装疯失败,被严刑拷打一番后招了。判了死刑,押入大牢。
黄文炳做的第三件坏事,是识破了梁山假书信。
宋江被抓之后,黄文炳和蔡九研究怎么处理宋江,这时候蔡九已经十分信赖黄文炳了,如果不是黄文炳,蔡九早就把宋江放跑了。黄文炳建议蔡九写一封信给当朝宰相、蔡九他爹蔡京,问他怎么处理,是要押进京问斩还是就地问斩。又叫公安局长戴宗去送信。戴宗在牢里安顿好宋江,琢磨一下进京找什么关系可以打点一下救宋江,就掏出四个黄纸马,贴鞋子上,撒丫子就开始飞,场面极其魔幻。飞到一半觉得累了,下来找个酒店吃饭,刚好碰到梁山黑社会的朋友们开的店,朋友们也不客气,两下把戴宗迷晕了准备劫了包裹准备杀人剁馅包饺子,好在这帮黑社会里还有识字的,包里有名片写着江州公安局长戴宗,军师吴用的朋友,这才没做成饺子馅。戴宗跟这帮人上了梁山,见了晁盖吴用,商量了个办法,就是做一封蔡京的假回信,笔迹用印都搞得跟蔡京一样,给戴宗带回去。信中让蔡九把宋江押解进京,半路上把宋江抢回来就行了。梁山黑社会的同志们也是办事得力,十分亲切,下山去找了一个刻章的老头和一个作假字画的老头,原本这俩老头还不肯入伙,黑社会的同志们就亲切地把老头的家人都请了过来,一家人齐齐整整,俩老头就非常开心地同意了,做了一封假回信,戴宗带着就回去找蔡九复命。蔡九喜出望外准备车马第二天打算进京,黄文炳闲的蛋疼又来串门,拿过书信一看,当即判定,假的。蔡京回信上的用章用了官章,相当于父亲给儿子写信,临了落款的时候把自己专任的兼任的职务都写了上去,黄文炳说,假的。于是抓了戴宗,又判了死刑。
然后梁山众好汉劫法场,救了宋江戴宗,出来之后宋江憋了一肚子气,组织人马杀去无为军, 把黄文炳一家老小家丁奴仆四五十人杀了干净,抓了黄文炳,割肉烧开下酒,再拿了心肝醒酒,黄文炳同志卒,享年三回。
好了,我们来理一理坏人黄文炳在水浒里面做过的坏事。黄文炳以一个在闲通判的身份,举报了宋江题反诗,识破了戴宗和宋江串通装疯,又识破了假书信。放到现在来说,就是一个兼职的监察专员,在日常巡视监察过程中发现了一个意图颠覆国家政权的恐怖组织,依照职责向地方长官汇报之后,陪同地方长官进行审理,并且深挖保护伞,将潜伏在政府机关的保护伞戴宗一并拿下,还成功识破恐怖组织的诡计,最后被恐怖组织灭门的过程。
这要放在现在得是扫黑除恶一等英模吧……
了解了黄文炳之后我兴致勃发,查了一堆蔡德章和黄文炳的资料,甚至蔡京的老底都挖了不少,主要目的是查一下黄文炳是不是和施耐庵先生祖上有仇,但是查出来的资料没办法证实这一点。
首先书里说的是蔡德章是蔡京第九子,因此又叫蔡九,但据记载,蔡京只有八子,这特么就比较尴尬了,八子里面死的死,平庸的平庸,生平经历跟蔡九没什么重合的地方。只有第六子和第八子记载比较少,而且生平不详,会不会是九江知府的原型很难讲,《九江府志》里面也没有相关的记载。后来在一本类似地摊野史小说的刊物里居然发现了一线曙光,里面提到蔡京有个儿子叫蔡鋆,曾任杭州知府,被武松打死。这个提法在《临安县志》《杭州府志》《浙江通志》等正规史籍都有提及,我当时比较愉快,又查了武松生平和这个蔡鋆生平,准备洋洋洒洒再写一堆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漏洞,据记载,蔡京曾经说过,他的儿子要当一个文人,名字里要有一个文人的风骨,如果我这样给我儿子取名那得翻好几本字典,可是我们的蔡京宰相脑回路比较直率,一+文+人=攸,所以他大儿子直接叫蔡攸,另外几个儿子分别叫鯈、翛、鞗这种我不查字典根本打不出来的名字,共同点是里面都有一个攸字。所以说杭州知府蔡鋆,按这个取名字的套路,不是蔡京的儿子,线索又断了,可真特么尴尬。
好在武松那条线没断,在挖武松的资料的时候挖到一条关于武松墓的记载,康熙时候杭州文人陆次云有一个《湖堧杂记》,里面提到武松当时功夫高、本领强,被当时杭州知府、蔡京的侄子蔡某看重,招为己用,后来蔡某去任,武松也被人诬告,被开除公职。蔡某的儿子蔡鋆在杭州欺男霸女、为害一方,武松看不下去,一怒之下打死蔡鋆,被抓起来处死。
这样这条线就比较完整了,但还是有漏洞,蔡京弟弟只有一个,叫蔡卞,还是王安石的女婿,而蔡卞据史书记载只有一个儿子叫蔡仍,这特么又尴尬了,这是哪里冒出来的侄子蔡某,只好继续往下找,终于在宋史里面找到一个可以接上这条线的蔡某——蔡薿。
蔡薿是当时的文状元,河南人,蔡京是福建人,蔡薿当官之后特别喜欢依附高官,可是直接高喊“您就是我的亲爷爷”太过露骨,所以换了个办法,说蔡京是他叔父。刚好蔡薿也在杭州任过两任知府,这跟《湖堧杂记》里的记载就比较吻合了。
洋洋洒洒写了一堆,终于到最后理清脉络的时候了,蔡京一个野生侄子蔡薿,曾任杭州知府,他儿子蔡鋆为非作歹,被武松给揍死了,后来施耐庵先生在写《水浒》把武松列进去的时候发现了这个记载,便改了一下用在了宋江的身上。后世以讹传讹、也可能是因为记载有误,把蔡鋆写成蔡京的儿子、杭州知府,应为谬误。
那么话又说回来,我们今天所说的主人公黄文炳,明明按书里记载没做过什么坏事,尽职尽责为国效力,最后落个满门被杀,自己被凌迟剐死的下场,却被群众唾骂,而水浒诸位好汉一言不合就绑架杀人,单单在三十九回到四十一回里面就绑架刻章老头和作假字画老头及其家人,放火烧黄文炳全家,冲进九江劫法场救宋江戴宗顺便砍死九江群众五百多人。
之前看过一个统计,算上全书,有记载被水浒好汉杀的平民百姓大概是1000人左右,《水浒》这本书干脆改名叫《山东黑道风云二十年》还更为贴切。但群众为什么还是孜孜不倦地支持水浒好汉,唾骂黄文炳这种好人呢。只能说在北宋后期这种大环境下,群众的屁股天然是歪的,我杀人、放火、绑架,但是我反朝廷,我就是好人。你聪明、尽责、有才华,你为朝廷卖力,你就是坏人。
至于黄文炳他在临死之前有没有想他的家人,有没有想他的朝廷,那都不重要了,享年三回的小人物,谁会考虑他的感受呢。
评论
其他问答 (0条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