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小说读后感之马加爵与李逵,时迁和扒窃
在四大名著里面,我最喜欢和最推崇的作品,还是《水浒传》。可以说,这部作品在文学的意义上,至少在我的心目中,是占据了四大名著的魁首的。作为一部小说,它几乎到达了古代白话小说的巅峰。每一个章节的每一句话里的每一个词,都是值得研究和思索的。很多人都是先看《水浒传》的电视剧后接触到原著,这也是电视机时代的好处之一。四大名著我是最后看的《水浒传》,对于这样一部小说,说得再多也不如静下来好好地读一读它,这比整天玩QQ游戏或者别的什么更有意义,当然我是指对于写作者来说。
对喜欢李逵的思考 黑旋风李逵是一位梁山好汉,是农民起义队伍中的一个将领。 农民的身份,加上说话直来直去,他还坚决反贪腐。因此手拿两把大板斧的李逵形象还是受到一些未经深思的读者喜爱的。 农民就是社会底层的一群人,我本人也应当是这群人中的一员。但我不认为社会底层加说话直率的人就应当被可爱下去。 马加爵和李逵有不同吗?一个拿板斧,一个拿马牌大铁锤,都直说要杀人,还真的都去杀了一些无辜的人,也是社会底层的同类人。 云南某学校前些日子又出了拿“马牌大铁锤”锤杀无辜案件。 问李逵可爱吗?
还有我要说的这门濒危民间手艺不是捏面人剪纸藤编手工老虎鞋,而是一门相当古老而且全球通用的手艺——扒窃。 一直以来,我们都把扒窃当作一门技术活,而这一行的祖师爷更是大有来头的鼓上蚤时迁,当然也有人说是盗跖,但这厮搞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抢劫绑票反政府样样都来,属于“盗”(这个词是广义,春秋三盗把所有坏人都算进去了)的另一个含义范围,不像前者专司扒窃,所以撇开不论。在后期“盗”和“贼”就有了明确的定义,盗者明火执仗,贼者鼠窃狗偷,盗鄙视贼不敢见光,贼鄙视盗没有技术含量。 闲话按下不表,我们说的是扒手,即前文中的贼,由于有时迁这么一个本领高强会飞檐走壁的祖师爷,所以从古到今,入扒手这一行,就一定要苦练基本功甚至能自创特色招数,作案时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更是稀松平常,不足挂齿。古时候段位最高的扒手号曰“调白”,其中又以“上八洞”为上者,其水准完全是神乎其技,不用眼睛看就知道你把钱放在哪,不用近身就能把你的财物“摄走”,当然我们要允许这种史诗般的神化行为,但技艺高超者的确能神不知鬼不觉地从各种重兵把守的库房重地盗走宝物,这是有史可鉴的。 在那个以技艺分高下排座次的年代,偷人外衣口袋里的东西完全属于不入流。
评论
其他问答 (0条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