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水浒传》有感1000字
天罡尽已归天界,地煞还应入地中.。
千古为神皆庙食,万年青史播英雄。
一部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给无数读者心中留下了许多英雄形象,的确是百看不厌,我也特别喜欢阅读这部中国文学作品。
谈到这部小说,历来对《水浒传》的评价就有不同观念,可以说正面的有,反面的也有。笔者曾在网上读到盲目抹黑《水浒传》的文章,大意是说是一部宣扬暴力的文学作品。中国早就有“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的”说法,持这种说法的人只是读到小说的个别表面现象,缺少对小说的整体把握,没有从当时真实的历史环境中思考小说。小说是给人看的,是需要让内容更真实反映当时社会的假恶丑,对本来就十分复杂的社会现象做真实描写的。毕竟文学不是简单的道德说教,如果我们用道德说教的要求去苛求小说,希望所有的文学作品都去大讲和谐文明之风,肯定是不现实的。
因此,只有你认真去读过《水浒传》后,思考过小说作者的真正用意后,才不会去否定水浒、抹黑水浒的。《水浒传》毕竟是讲一部农民起义造反的历史演义、里面作者写法上肯定是具有武侠特色,这就决定了它在写法上难免会有出现暴力场面,会有好多路见不平,替天行道的侠义英雄出现。例如,林冲、鲁达(即智深)、武松、李逵数人,作者都写出了他们虎虎有生气的英雄画面。笔者在想,这些也恰恰是读者喜欢这部小说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大家不要被一句“少不看水浒”,阻碍了自己的认知水平。
此外,《水浒传》这部小说在艺术成就上也是特别突出的。每个人物都有着不同的形象,这些形象有血有肉,栩栩如生,跃然纸上。里面的人物性格都不是简单的记述,而是把人物放到一件件生动的事例中来体现。例如,一提到武松时,就会联想到“景阳冈打虎”、“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等刀光血影、震撼人心的场面。提到林冲时就会记起他“误入白虎堂”、“刺配沧州道”、“风雪山神庙”等不幸的遭遇。小说的情节特别生动性、曲折性特别强。这些艺术表现手法恰恰是我们写作上可以借鉴学习的。作者在写法上,生动、准确、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这也正是我们学习写作的重要参考。
言不及义,文末附上我们历史是两位大学者对《水浒传》的评价之言,笔者认为这二位学者说得特别好。可表达我对《水浒传》的真正感受。
别一部书,看过一遍即休,独有《水浒传》,只是百看不厌,无非为他把108个人性格都写出来。《水浒传》写108个人的性格,真是108样。若别一部书,任他写1000个人,也只是一样,便只写得两个人,也只是一样。
----清代著名小说理论家: 金圣叹
在500年中,流行最广、势力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书,并不是四书五经,也不是理性语录,乃是几部白话小说,《水浒传》就是其中的一部奇书,是我国文学的正宗。
----胡适
评论
其他问答 (0条问答)